我只不过不想让孩子们成为认识汉字的“匠人”

2019-02-26 12:44:00
xhuacao_admin
原创
4751


始终觉得人的大脑对“数字”和“文字”的敏感度是有“绝对性”差异的。我就是典型。从小到大,语文如果哪次考了第二名,自己都“好想死”,觉得老脸丢尽。


但确切的说,上了这么多年学,我没认真翻过语文课本,没怎么写过语文作业,上课看闲书,还时不时负责出题给班里同学考试(那会儿的老师多好当啊!),一学期下来,语文书跟新的一样,能证明学习经历的就是“一骑绝尘”的傲娇语文成绩。


(一)


是不觉得我很嚣张?别急——但是……(敲黑板划重点了!要学会这个蕴含强烈转折语气的词,一般此前出现的“花团锦簇”都是“浮云”,作者要强调的重点意思在后边……)


多年的学习经历,不得不承认,我,妥妥是个理科白痴。人生数学最辉煌的阶段是小学“算术”。进入“代数”后,就每天一脸懵逼——怎么都理解不了,凭什么一群人围着一堆“a,b,c”颠过来倒过去,算得那么热闹,最后竟然还能得出来一个“答案”,逗我玩呢是吧?!

还有就是从小学时候就掰扯不清楚的“应用题”,一共两行,20来个字,最让人想不通的还全都是汉字,我竟然瞬间脑残,完全抓不住“真意”。



以至于,数学老师痛心疾首的问我,“你翻译文言文,读名篇的脑子呢?!”


我去,脑子是个好东西,但是不是用来理解“一条路长2公里,你先走,我追你,来来回回,你追我赶数个来回后,最后多久俩路盲能碰面”这种绝壁情形的吧?


总之,我的学习经历证明,所有跟理科沾边的东西,我的智商都自带透明体质,完全无感。


失败的经验就不拿出来晒了,毕竟,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 总不能给孩子们教,做数学选择题的时候,扔纸团一般要“三局两胜”,对的概率才高吧?!



还是谈谈咱傲娇的中文。从小到大,被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就是:你是怎么学习语文的?(看看,这年头谁还没个杀伤性武器啊~~)



(二)


中文,不是可以“学习”的学科,它是一种需要大量输入、长期浸润的修养。


它需要通过阅读,掌握大量知识、词汇、语感、意境,最终从碎片化汇总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自身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缓慢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当然,更不是靠某些机构逼孩子们一天背40个生字能实现的!


——这也是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最难学的原因。



毕竟,数理化都有通过“题海战术”、突击补习等方法,短期内提高的可能,而语文,绝对是考察一个人“功夫在平日”,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的试金石。

 

但是,其实,中文,说好学,也非常好学,只要选对方法和路径。



昨天星星学堂基础班新班开课。此前我备课的时候,认真考量了几位学生的中文基础。几个孩子或是在家里,或是在国内都学过不同程度的中文知识,听妈妈们说,差不多应该有国内一至二年级的水平。


所以,我果断选择了从一篇美文开始第一课的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蕴含很多有关于白鲸的知识文化,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探索。


整个课堂充满了欢笑和乐趣,孩子们听得入神,互动很积极。认识了课文内外联想出的很多生字、学习了写作文的修辞手法、理解了文章的真义,一起做了快乐的游戏——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


那么,问题来了!在海外教中文,大量的培训机构打出来的广告都是“一月教会上千字”的震撼效果。而,为什么,我要不辞辛苦的选择设置各种课程环节,带着他们一字字阅读文章?


因为,我深知阅读对学习中文的重要性,我清楚通过语境的培养获取的词汇才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我的学习经历告诉我,学习中文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就是精选美文,大量阅读。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


也因为,我,不想把孩子们当做流水线上胡乱填鸭的“罐头”,我想让他们去体会中文的美妙和意境;



我不想把他们变成为自己向家长“邀功请赏”的赌注,我想让他们真的成为理解中华文化的海外“华人”;


更不想让他们长大后变成认识汉字的“匠人”,而是成为那个,即使永远不说中文,其思想和行为也会被中国文化滋养的智者。


我承认自己是个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晚期患者,这导致做任何事情都要为了内心那个小小的、外人看来可笑的信仰,跟自己死磕,屡撞南墙,终不回头。


我当然也知道这只是自己最美好的向往和理想状态。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相较于每天搜集大量素材、整合比较、精选美文、分析句式、分解生字、乐趣配图、设计游戏…..这一系列煞费苦心的备课方式,随意扔给孩子们一本识字卡,要求限时背诵,生吞活剥、强化记忆,最后让孩子们站作一排认读生字给家长们“汇报演出”,后者显然更加简单有效、立竿见影得多,当然,也满足了很多海外华裔家长们的简单愿望——孩子认识几个汉字就可以了。


但我不能。也做不到。因为这样,会毁掉我内心那个卑微而敏感的“中文情结”,会悖理了最初创办这一间简陋但承载了所有文化情怀的小学堂的初衷。


所谓“星星”,就是冥冥中觉得,在这样繁华的国际都市里,中国文化,是那样的微弱而顽强的存在。当你成为社会中的非主流时,这一份呵护本真、留存根迹的心,会变得愈加卑微而又坚定。


正如黑夜里的星星,忽明忽暗,恍恍惚惚间,你道它就此褪去,却在最暗黑的天际,看它闪着矍铄的光,笃定而执着的温暖着你。


从未离去。

(四)


我们宁愿不辞辛苦提着各类教具,开着车,到更多路远的地方“送课上门”。


数学弱智的我,这些算术的帐还勉强 应付 ——微薄的课时加起来甚至不够路费和体力成本,惘论为了这一个小时,背后花去的数易其稿、用心良苦的备课过程。


我承认,坐在这里敲击键盘、码字1小时的金钱收益会高于呕心沥血上课的1小时。


我清楚,像那些“大机构”们一样,一个班招2、30个孩子,一次的收益远高于我奔跑一周。


但我宁愿拒绝家长的请求,执拗的坚持“小班”教学,为孩子们保留一份货真价实的学习效果,即使为此浪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只因我知道,舍得为梦想买单,是我们还年轻而真挚的标志。


不顾辛苦、黑夜奔袭的路上,支撑我们奋力前行的,就是那个 朴素的愿望 :有一天,散落各处的你、我、他,无论天涯海角,无论世代流传,终会因为相同的语言和根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此谓:星星学堂。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Wilson
电话: (647)234-7879 / (647)526-1151
Email: sayfreely@hotmail.com
微信: caoxiaohua0526
网址: http://www.starstaredu.com/
地址: 8339 Kennedy Road,Unit 2527 & 2528, Unionville, On L3R 1J5